小說大全
打開小說大全APP
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
目錄
設置
客戶端

第2章

晚飯簡陋得令人心酸——一盆魚湯,裏麵飄著幾片菜葉,一碟鹹菜,還有紅薯飯。蘇晚秋了解到,這個家裏父親蘇大海是漁民,母親李桂芝偶爾接些縫補活計,弟弟蘇朝陽15歲,輟學跟著父親打魚,妹妹蘇嘉欣才8歲。全家擠在三間瓦房裏,連電燈都時有時無。

"紡織廠一個月能給21塊錢,還有糧票。"蘇大海嚼著紅薯說道,"比你媽縫衣服強。"

"爸,我想做點小生意。"蘇晚秋鼓起勇氣說。

"啪!"蘇大海把筷子拍在桌上,"做什麼生意?那是投機倒把!你想讓我們全家都挨批鬥?"

"老蘇,現在政策變了..."李桂芝小聲說。

"變個屁!去年隔壁村王老二倒賣電子表,現在還在牢裏蹲著呢!"蘇大海瞪著女兒,"老老實實去工廠上班,別想那些歪門邪道!"

夜裏,蘇晚秋躺在硬板床上,透過窗戶縫隙看著外麵的星星。她摸出那本"秘典",就著煤油燈的微光研究。除了磁帶和音樂,其他頁麵幾乎無法辨認,偶爾閃過幾個詞:"差異化"... "營銷"... "政策風險"...

"這也太不靠譜了..."她歎了口氣,卻忽然聽到隔壁傳來壓抑的啜泣聲。

輕手輕腳走到父母房門外,她聽見母親低聲說:"...家裏實在揭不開鍋了..."

"我知道!"父親的聲音痛苦而壓抑,"但做生意太危險了..."

蘇晚秋握緊了拳頭,下定決心要改變這個家的命運。她回到床上,從枕頭下摸出一個小布包——裏麵是家裏全部的"財產":二十八張皺巴巴的一元紙幣,和一些零碎的毛票。

"三十塊錢..."她苦笑,這在2023年還不夠一杯咖啡錢,卻是這個家庭的全部流動資金。

窗外,海浪聲陣陣。蘇晚秋望著斑駁的屋頂,思緒萬千。她必須利用未來的知識和那本殘缺的"秘典",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闖出一條路來。第一步,就是明天跟母親去鎮上賣魚,實地考察一下1980年的深圳市場。

月光透過窗縫灑進來,照在那個神秘的筆記本上。

蘇晚秋突然想起2023年參觀過的深圳博物館,那個展示"改革開放第一代個體戶"的展區——玻璃櫃裏就擺著這樣的老式磁帶,標簽已經褪色。當時的解說員說:"這些創業者根本想不到,他們手裏的磁帶會成為時代變革的見證。"現在,她正親手書寫這段曆史。

蘇晚秋沒有注意到,在"磁帶銷售"那一頁的底部,一行小字正在慢慢變得清晰:"注意:1981年將開展清除精神汙染運動..."

清晨五點,雞鳴聲劃破漁村的寧靜。蘇晚秋揉著酸痛的腰背從硬板床上爬起來,發現母親李桂芝已經在灶台前忙碌。煤油燈的光暈裏,鐵鍋中的紅薯粥冒著熱氣。

"把這碗粥喝了,咱們得趕早市。"李桂芝遞來一個粗瓷碗,又往蘇晚秋手裏塞了半塊玉米麵餅子,"藏好了,別讓你爸看見。"

蘇晚秋捧著碗,熱氣熏得眼眶發濕。她想起2023年自己為了保持身材從不吃早餐,現在卻為半塊粗糧餅子感動不已。

"媽,咱們今天去哪兒賣魚?"

"還能去哪兒?老地方,東門市場。"李桂芝麻利地捆好兩筐魚,"你爸天沒亮就出海了,這些是昨兒剩的。"

天蒙蒙亮,母女倆踩著露水出發。李桂芝挑著扁擔,蘇晚秋背著裝零錢的布包。小路泥濘,她的塑料涼鞋幾次陷進泥裏。遠處,推土機的轟鳴聲隱約可聞——特區建設已經開始了。

© 小說大全, ALL RIGHT RESERVED

DIANZHONG TECHNOLOGY CO. LT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