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婚後,我出國讀導演係博士。
我放棄婚內財產分割,也放棄了撫養權。
每周五晚上是我和女兒固定視頻通話的時間,除此之外我和顧羽承再無聯係。
直到四年後,我作為總導演接了一檔國內的親子綜藝,顧羽承帶著女兒也來參加了。
親子問答環節,女兒在攝像機前對他發出疑問:
“為什麼女人在結婚之後都要離婚呢?外婆是這樣,媽媽是這樣,小姨也是這樣。”
顧羽承怔愣了幾秒,認真解釋道:
“她們離婚隻是為了去尋找自己。離婚不是一件錯事,隻是一種選擇。”
他突然看向攝像頭:
“當然還有一種選擇,就是找回了自己,再重新找回婚姻。”
這一瞬,我的心臟輕微顫動了一下。
原來,還有這樣一種選擇。
......
我和顧羽承是家族聯姻,結婚第二年我就生下了女兒。
女兒一周歲時,我突然覺得自己無法再繼續這段婚姻了,就提出放棄財產分割和撫養權,離了婚。
其實最初與我聯姻的人並不是顧羽承,而是他的堂哥。
但他堂哥在訂婚當天突然宣布放棄家族企業繼承權,帶著一個平民女孩跑去了新西蘭。
就在顧家焦頭爛額之際,顧羽承主動站了出來,與我完成了訂婚儀式。
對我來說,和誰聯姻都一樣。
反正這種家族的商業聯姻,就那樣吧。
但他似乎也很不錯,情緒穩定話又很少。
除了每個月要在排卵期的那兩天造人之外,我們都是分房睡的。
當然偶爾有時他也會提出需求,在我方便的情況也會盡量滿足。
直到女兒出生要和我睡,顧羽承就再也沒有來過我的房間。
顧羽承雖然在人前話很少,但是對待女兒時仿佛變了一個人,他總是喜歡和女兒說個不停。
我本來已經做好了一輩子都過這種不鹹不淡的婚姻生活,我不想像我媽那樣,過著過著就和我爸散夥了。
可女兒周歲那天抓周,她抓著地球儀不放手,還用小嘴啃了啃。
我忽地就覺得人生不能這樣無趣地過完,我也要出去看看。
我提出了離婚,顧羽承沒有什麼過大的反應,隻是問了一句:“你都想好了?”
我堅定地點點頭。
他隻沉默了一瞬,最後就點頭同意了。
本來我爸是不同意的,他說我媽當年就是毫無預兆的非要離婚,去追尋什麼狗屁理想了。
害得他用了很久的時間才走出那段感情,他覺得媽媽對不起他,更對不起我和妹妹。
“我和你媽媽的這段婚姻裏,我沒有出軌,沒有家暴,沒有要求你媽媽必須生出一個繼承人兒子。”
“她不該就這樣突然地扔下我,她都已經結婚生子了,理想就那麼重要嗎?”
“她總覺得她的父母不該逼她聯姻嫁給我,可這是她能為家裏唯一能做的事情啊!”
“就像你,還有你妹妹,以及未來你的女兒,都要走這條路的!這就是女孩子生在我們這種家庭裏不可改變的命運。”
而且我的妹妹馬上也要聯姻了,他不想影響妹妹在夫家的印象。
可沒過兩天,我爸又給我打電話說他同意了。
顧家對於我們也沒有任何意見,甚至幾次要求我改掉婚協議,要我把該拿的財產都拿著。
可我還是堅持什麼都沒要,包括女兒。
她有一個愛她的爸爸,愛她的爺爺奶奶,比跟著我漂去國外要好。
就像我的媽媽當年離開時一樣,也沒有選擇帶上我。
因為她知道我留在家族裏,才是最佳選擇。
她走時我已經七歲了,妹妹也五歲了。
她走之前抱著我和妹妹,眼神不舍又堅定。
“媽媽不後悔生下你們,但媽媽後悔結婚後就放棄了夢想。”
“媽媽雖然必須離開,但媽媽也是愛你們的。等你們長大了自然就會懂了。”
後來我長大了,也結婚生子了。
然後突然的某一天,我就理解了媽媽。
原來追尋夢想和愛孩子,並不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