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這小子就別再胡思亂想了,這種事情,你以後就慢慢習慣了。”
“做我們這一行的,就隻能如此。”
外公好像能夠明白這一行的苦楚,但是又因為情況特殊,隻能讓我走上這條路。
不過我明白,這或許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。
所以我並沒有什麼怨氣,反而有些感激的看著外公。
經曆了這麼一次,我也算是有所體會外公的不易。
也明白這條路雖然不好走,但也是一條可以堅持的路。
畢竟,走這條路給的酬金,還真的是挺高的。
雖然危險性很大,可這就是該付出的代價。
“我都明白的,我知道外公的不易,我也明白你的良苦用心。”
我認真的看著外公,真誠的說了一句。
他有些欣慰的拍了拍我的後背,好像也覺得我長大了。
我能夠感受到他眼神中的高興。
這也讓我稍微舒心了一些。
我擔心外公會為此操心,所以我願意承擔這個後果。
隻是有些事情,還是會讓我感到困惑,我不清楚那所謂的屍變又是什麼情況?
我更不清楚,人死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麻煩?
但這條路是我選的,我會堅持走下去。
“沒想到經此一事你倒是長大了,這倒是讓我更放心了。”
外公欣慰的拍了拍我的肩膀。
我看著他如此虛弱的樣子,心中更是不忍心。
我不知道該怎麼說。
我的心裏麵卻是五味雜糧。
明明之前並不是這個樣子的。
可我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此事。
“行了,你背我回去吧。”
外公又說了一句。
我不敢讓他生氣,隻能蹲下身子試圖背著外公離開。
胡友民帶著高明濤走了進來。
“陳師傅這是什麼意思?這麼快就走嗎?”
高明濤上前阻止。
主要是覺得,這人為了他家的事情受了傷,總該好好休養的。
“事情都已經解決了,也就該走了。”
外公看著高明濤說了一句。
他是懂規矩的,不會賴在這裏不走,更不會去給他們添麻煩。
“那也不必這麼著急。”
“這是規矩,事了,人走。”
外公看著高明濤,能夠感覺到他是真心實意的感激,所以對此也特意解釋了一句。
這本也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。
“那也不著急,總得喝點水,我們也說一下結賬的事。”
高明濤並沒有打算拖延此事。
既然這件事情已經辦妥了,那也該結算傭金。
如果不是這幾位師傅幫忙,他家恐怕還得再死幾個人。
這件事情恐怕也不好善終。
這也讓他心有餘悸,甚至心存感激。
此事,必須要盡快處理才能讓他安心。
“這件事情你和胡友民說吧。”
外公再次提醒。
他不願意在此多待。
“對了,你家那小姑娘受了驚嚇,可得讓人找她叫叫魂,或許很快就可以恢複,就是年紀有點小,恐怕要過段時日才能恢複。”
外公還是囑咐了一句,恐怕還是擔心那小姑娘受了驚嚇,沒有辦法恢複。
這個年紀受了這樣的驚嚇,恐怕會變成癡傻的樣子。
所以要做一些準備,要找一些特殊的人為她叫魂。
“我知道了,多謝陳師傅的提醒。”
“這幾天,你在給小姑娘喝點糯米熬的米湯,如果實在是放心不下,在門口掛一些艾草包的荷包,掛在門頭。”
外公好像很擔心這邊再出什麼變故,特意提醒了幾句。
“陳師傅,你隻管安心休息,這邊還有我呢。”
胡友民再次提醒了一句。
他懂規矩,自然也知道我外公的情況,所以憂心忡忡的提醒了一句。
“行,你處理吧。”
外公拍了拍我的肩膀,示意我走。
我對著他們點了點頭,然後就這麼背著外公,拎著包出了門。
“你不必擔心我身體的情況,自己心中有數,自然也能夠護你周全,更不會讓你一人麵對此事。”
外公能夠感受到我的擔憂,特意提醒了一句。
“你真的不會有事?”
我很擔心這件事情。
“行了,你以後遇到的事情,不會比這還要少,就不用再說那些話了。”
外公特意提醒了一句。
我也不好再說什麼,隻能默默點頭。
我走了幾公裏的路,總算是將外公送到了家中。
我將他放到了他的屋中。
然後開始去熬糯米粥,我知道這東西可以讓外公恢複元氣。
同時,我也擔心外公的處境,所以有點發愁。
因為我並沒有聽從外公的話,母親的斷音之事,恐怕已經出了差錯。
這也讓我心中難安。
可偏偏,我又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房間中傳來斷斷續續的咳嗽聲,我心中越發的焦慮。
等我熬好粥之後端到了屋中。
外公已經坐在了床邊等候。
“等會胡友民來了,你把錢給收了,這段時間倒也可以再休息一下了。”
外公特意提醒了一句,好像擔心我會做什麼。
“陳師傅在嗎?”
胡友民的聲音從外麵傳來。
“胡叔,我們在屋中。”
我回應了一聲,然後走出門迎接。
胡友明手中揣著個包,裏麵鼓鼓的,好像裝滿了東西。
我知道那裏麵裝的是剛剛給的傭金,不過,我感覺數額有點不對。
但是此事我也並沒有開口詢問,畢竟我知道,胡友民不是那種貪財的人。
外公能夠和他合作這麼久,肯定對他的為人有所了解。
自然不用擔心他賴賬,也可以放心合作。
“陳師傅,你怎麼樣?”
“還是老毛病也不算什麼,很快就能恢複。”
外公看了他一眼,然後笑嗬嗬的說著,好像並沒有受什麼重傷。
可我心裏麵卻感到不安。
總感覺外公在強撐著。
“那就好,不愧是陳師傅,果然厲害,這次的事情能夠解決,也是多仰仗著你。”
胡友民說著話,就直接打開了手中的包。
裏麵放著一摞錢。
我也從來沒有看到這麼多的錢。不過,又察覺到數額有點不對,好像多了一些。
“高明濤人還不錯,知道這一次我們辛苦也為此受了傷,所以特意多給了十萬。”
“這是之前說好的,我們各分一半,畢竟都已經談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