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夜沒睡。
天亮時,何嘉魚還在熟睡,呼吸均勻。
我輕輕起身,走進他的書房。
空氣裏有淡淡的檀木香,是他喜歡的味道。
我拉開他書桌最下麵的抽屜,那個他從不讓我碰的抽屜。
裏麵沒有商業機密,沒有私房錢。
隻有一本厚厚的,手寫的食譜。
牛皮紙封麵,沒有任何標題。
我顫抖著手翻開。
第一頁,是娟秀的字跡:“給我的魚。”
後麵是各式各樣的甜品做法,從提拉米蘇到馬卡龍,每一步都配著可愛的簡筆畫。
我翻到中間,看到了“草 莓之吻舒芙蕾”的菜譜。
旁邊有一行小字批注:“小莓最愛的口味,一定要用最新鮮的草 莓哦!”
原來,他不是不喜歡香草味。
他隻是,更愛草 莓味。
我拿出手機,點開那個叫“等風來”的烘焙店主頁。
店主的ID叫“草 莓撻撻”,頭像是一個粉色頭發的女孩,笑得燦爛。
我往下翻,找到最早的一條動態——4月1日。
那天,何嘉魚告訴我,他要去蘇州出差,為期兩個月。
動態裏是一張照片,一雙男人的手正在笨拙地打發蛋白。
手腕上,戴著我送他的七周年紀念日禮物,一塊百達翡麗的手表。
配文是:“今天來了一位很特別的學生,他說要為最愛的人學會做全世界最好吃的甜品。真羨慕那個女孩呀。”
我機械地往下滑,和他相關的動態一共有二十一條。
我像是看一場無聲的電影,見證了他們從陌生到熟悉,再到親密。
從“特別的學生”,變成了“我的魚”。
最後一條是何嘉魚回北京的前一天。
視頻裏,他穿著圍裙,低頭專注地裝飾一個草 莓蛋糕。
女孩的聲音帶著笑意,從鏡頭外傳來:“何先生,畢業作品這麼用心,是要做給誰吃呀?”
何嘉魚抬頭,對著鏡頭笑著。
“當然是給能和我共度餘生的人吃。”
昨天早上他的話又回蕩在我耳邊,“草 莓味好像更好吃一點。”
這一瞬間那些被我刻意忽略的細節突然串聯在了一起。
我關上手機,深吸一口氣,點開外賣軟件。
我找到一家全城聞名的法式甜品店,訂了一份草 莓舒芙蕾,定時一小時後送到家。
然後,我轉身回到臥室,輕輕推了推何嘉魚。
“醒醒,我給你點了早餐。”
他迷迷糊糊睜開眼,聲音沙啞:“......什麼?”
“你最喜歡的,草 莓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