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嗬嗬,我這陳年舊病了,和你有什麼關係。”
馬皇後強扯出一抹笑容。
然而放下手絹,上麵竟然全是血跡。
“妹子,你跟著咱受苦了......”
朱元璋自責不已,年輕時,馬皇後一直跟著他南征北戰,顛沛流離。
而與陳友諒的那次決戰,由於戰局不利,陳友諒的船隊甚至一度逼近朱元璋的營地。
危急之下,馬皇後派遣自己的貼身親兵,前去護衛朱元璋。
而她卻在混戰裏掉入水中,堪堪死裏逃生。
最後大戰雖然勝了,馬皇後卻落下了頑疾,經常性咳嗽不止。
這麼多年為了醫治馬皇後,朱元璋遍尋了天下名醫。
但是卻徒勞無功。
為此,朱元璋盛怒下,還想過處死那些太醫,若不是馬皇後求情,早就屍野遍地了。
“妹子,咱已經派人去廣尋名醫了,但凡是小有名氣的大夫,咱全部召來,咱還不信了,醫不好你的頑疾!”朱元璋關切道。
“嗬嗬,聽天由命吧,能看你稱帝我已經心滿意足了,哪能所有好事全讓我占了。”
馬皇後虛弱的說道,扯出一抹笑顏。
“你對那些大夫們好一點,他們也是為了養家糊口,就當給我積德了。”
“哎......”
朱元璋輕歎一聲。
他滿眼疼惜的看著馬皇後,當年郭子興將他囚禁,差點就快餓死,是馬皇後悄悄跑來看他,還給他帶了肉餅。
那滾燙的肉餅,馬皇後硬是藏在衣袖裏帶來,胳膊燙出好幾個泡,她都毫不在意。
後來行軍打仗時,對他更是照顧的無微不至,此等情義,早已遠超尋常的夫妻。
朱元璋雖然對功臣無情,但是馬皇後,一直是他心底最柔軟之處。
在馬皇後離世以後,他更是再未立後,因為他這輩子,隻認馬皇後一任發妻。
他看重朱標,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那是他和馬皇後的第一個兒子。
“行了,重八,你再和我說說白天的事情,我聽著還挺有意思的。”馬皇後輕笑道。
“行,等你好些了,咱帶你一起去找那個少年,你也品嘗下那極致美味。”朱元璋柔聲道。
隨後便將馬皇後扶到床上躺下,一邊輕輕撫摸著其後背,一邊講述起來。
起先馬皇後還能和朱元璋笑談幾句。
沒一會,就噙著笑容睡著了......
朱元璋使了個眼色,宮女們行禮離開。
看著馬皇後虛弱蒼白的臉色,朱元璋逐漸表情凝重。
妹子,咱就是傾盡所有,也絕對會醫好你的病,我們長相廝守!
次日清晨,李善長早早地推開了房門。
神情怡然,看著神采奕奕。
負責守夜的太監見狀,睡眼惺忪的站了起來,連忙道:“韓國公,您醒了?奴婢立馬去為您傳膳。”
可以留宿宮中,那可是天大的恩典,即便是他們這種見識不多的太監都明白這點。
而李善長卻擺了擺手:“不用了,陛下允我留宿已是隆恩浩蕩,哪裏還能用膳呢,我這便離開了。”
“是,大人。”太監行了一禮。
李善長離宮後,全程帶著感激的神情,逢人便頌揚陛下對自己的恩澤。
引得一眾官員羨慕不已。
外臣在宮中留宿,這著重展現了李善長穩固的地位,即便如今的胡惟庸權勢滔天,也從未有過此等待遇。
而李善長在回到自己的府邸時,他的長子李祺更是帶領全家,恭候在門口。
“恭喜父親,得陛下此等親遇。”
李祺滿臉笑意,渾身透著自己父親被陛下看重的喜氣。
身為大明的開國功臣,自己的家族,可以說到達了頂峰。
而他身為長子,以後必定會繼承父親的爵位!
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,讓他怎能不喜。
“這都是陛下恩澤啊,咱們一家要永遠銘記陛下的恩典!”
李善長捋著胡須,看著也一副容光煥發的模樣。
“是!”
李祺連聲道。
“行了,為父今天還有公務要忙,你們別來打擾。”
語畢,李善長便背著手,朝書房跨步而去。
書房是他處理公務的地方,也是家門禁地,平時即便是李祺,未經他允許,也不準進入,就連研墨這種小事,都是他自己來。
而每次發生大事之際,他都會待在屋裏不出來,不允許任何人打攪。
今日,李善長從容怡然的走進書房,關上房門後,卻突然露出疲憊的神情,臉色都隱隱發灰。
昨晚,他在偏殿一下都沒合眼。
但是他絲毫不敢表現出來,一直在強撐罷了。
這皆因他不敢。
不敢表現出自己有任何憂懼,以免引起朱元璋的懷疑。
“一切皆因那少年而起啊......”
李善長想起昨日那個少年的發言,依然覺得後背發涼。
昨晚,他一直在思索朱閑說的話,直到天亮,他才完全想明白,其實朱元璋壓根沒有想好,要如何處置胡惟庸。
是聽完那少年的一席話,朱元璋才徹底拿定了主意!
那少年究竟是什麼人?
他可是非常了解朱元璋的性格,其心如磐石,非常人可以撼動。
就連他這位國公,碰到大事,也不過偶爾給些建議罷了!
根本無法左右朱元璋的想法。
但是那名叫朱閑的少年,僅僅用了一頓飯時間,就做到了。
在國家大事上,朱元璋會因為一頓飯的時間改變,連李善長都覺得匪夷所思。
尤其那朱閑年紀尚輕,更顯聰慧機敏啊。
和他相比,自己的兒子們簡直是天差地別。
李善長苦笑著搖了搖頭。
此子乃天驕,別說他的兒子了,就其昨日的表現,他自己都無法比擬。
再一想胡惟庸之事,李善長眸光一寒。
“此事,切不可牽連其中!”
他飛快的做了決定。
從昨日,李善長就看出了朱元璋斬草除根的決心。
自己若是不小心參與其中,恐會有株連之禍。
昨晚,朱元璋看似安撫自己,但他心裏明白,那些話,聽聽就好。
朱元璋可不是會為了口頭上的諾言,就放過攔路絆腳石之人。
李善長走到書房的書架前,小心地抽出一個錦盒。
打開後,裏麵赫然放著一塊免死金牌。
此乃朱元璋對他有功之臣的獎賞,隻要不是謀逆犯上,可免一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