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六個月試用期一到,同事們陸續轉正。
隻有我被告知沒有達到轉正要求,就連被公司壓下的六個月工資都不再發放。
可事實上,我不僅是這一批員工中唯一認真在幹活的人。
甚至最後投標成功的也是我通宵三天三夜才趕出來的項目方案。
我找老板理論,他卻滿不在乎地譏笑:
“小陳啊,你來麵試的時候我們也隻是口頭錄取。”
“沒錄音沒合同沒工資流水和社保,你怎麼證明你是我們公司的員工?”
“再說了,年輕人吃點虧是好事,別那麼斤斤計較。”
我氣得發笑,意味深長地附和著老板:
“您說的對,不管是什麼人,吃虧是福。”
說完,我轉身離開公司回了家,拉黑關機補覺一氣嗬成。
72小時後,我再次開機,意料之中地收到了999條未接來電。
1
季度會議一結束,辦公區裏立刻彌漫起一種虛假的歡慶氣氛。
轉正的同事們互相拍著肩膀,說著言不由衷的恭喜。
人事部的小王抱著一疊勞動合同,挨個工位分發,臉上掛著職業性的微笑。
隻有我坐在靠窗的工位上,一言不發地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。
“陳呈,”小王走到我麵前,表情有些尷尬,“劉總請你去他辦公室一趟。”
周圍的談笑聲瞬間低了下去,無數道目光隱晦地掃過來。
有同情,有好奇,但更多的依舊是事不關己的漠然。
我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發白的襯衫。
這件襯衫還是我畢業麵試時買的,陪我度過了無數個加班的夜晚。
劉總的辦公室離員工的辦公區不算遠,我到的時候,他正悠閑地泡著茶。
見我進來,他抬了抬眼皮,示意我坐下。
“小陳啊,這六個月,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裏。”
他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,推到我麵前。
“但是呢,我們公司對員工的要求一向很高。”
“經過管理層綜合評估,認為你沒有達到我們的轉正標準,所以很遺憾,你不能轉正了。”
我靜靜地看著他,沒有去碰那杯茶。
他看出來了我的不配合,輕咳一聲,繼續說:
“你也知道,咱們公司規定,試用期期間是沒有工資的。”
“所以這六個月,你就當是學習積累經驗了。”
我終於開口:“劉總,如果我沒記錯,我入職後獨立完成的項目方案上周剛剛中標。”
“公司能拿下這個三千萬的項目,我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。”
劉總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:“年輕人,不要有點成績就驕傲。”
“這個項目能成功是公司的托舉和團隊的努力,不是你一個人的功勞。”
“團隊?”我忍不住笑了,“劉總,我想您可能是貴人多忘事。”
“當時我申請公司幫忙的時候,您說大家都有自己的活,讓我自己想辦法解決”
“我通宵72小時趕方案的時候,團隊在哪裏?我修改十七版圖紙的時候,團隊又在哪裏?”
“夠了!”劉總猛地拍桌,“陳呈,我告訴你,別給臉不要臉!”
“你麵試的時候我們隻是口頭錄用,沒有勞動合同沒有工資流水沒有社保記錄,你拿什麼證明你是我們公司的員工?”
“就算你說要去勞動仲裁,你有證據嗎?”
他站起身,走到我麵前,俯視著我,語氣充滿了譏諷:
“識相點,年輕人吃點虧是好事。拿著你的東西,趕緊走人!”
我看著他那張油膩的胖臉和眼中毫不掩飾的輕蔑,忽然覺得一切都很好笑。
但我沒有憤怒,沒有爭辯。
隻是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襯衫的領子。
“劉總,您說得對。”我看著他,一字一句地說,“不管是什麼人,吃虧是福。”
他愣了一下,似乎沒料到我會是這個反應。
我轉身,拉開辦公室的門,在外間同事們探究的目光中,目不斜視地走回自己的工位。
我的私人物品很少,隻有一個杯子,幾本專業書,一支筆。
我把它們裝進一個紙袋裏,然後打開電腦。
桌麵上,這次中標的項目方案的文件夾還打開著,裏麵是我熬了無數個夜晚完成的圖紙和方案。
我移動鼠標,選中,刪除,清空回收站。
做完這一切,我拿起紙袋,沒有一絲留戀地走向電梯。
身後,隱約傳來同事們的竊竊私語。
“就這麼走了?”
“都被欺負成這樣了,這都能忍也太慫了吧。”
“要是我,肯定鬧一場,至少也得把工資拿到手吧。”
我沒有理會也沒有回頭。
電梯門緩緩關上,隔絕了那些無聊的聲音。
走出寫字樓,外麵的陽光有些刺眼。
我深深吸了一口氣,空氣中帶了些城市特有的沉悶。
卻還是比辦公室裏那股虛偽的氣息清新得多。
時隔六月,我想,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