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,最後是被餓醒的。
醒來時喉嚨幹得發疼,胃也在隱隱作痛。
我摸過床頭的手機,開機。
和預想中一樣,屏幕亮起的瞬間,提示音像放鞭炮一樣炸開。
嗡嗡的震動聲持續了將近一分鐘才停歇。
999個未接來電。
微信和短信圖標上的紅色數字已經無法顯示具體數量,隻留下一個模糊的“…”。
我點開通話記錄,最新的一條是十分鐘前,來自一個陌生號碼。
而在此之前,劉總的私人手機號出現了上百次。
夾雜著公司座機、人事部的號碼,甚至還有幾個我從未存過的同事的電話。
短信箱更是精彩,這三天裏也是一條條的信息從不間斷。
“陳呈,接電話!有急事找你!”——劉總。
“小陳啊,之前可能有些誤會,看到消息速回電。”——劉總。
“陳呈,我是人事部小王,劉總讓你立刻回公司一趟,有重要事情商量。”——小王。
“陳呈!我警告你,別敬酒不吃吃罰酒!你知道你現在這種行為是什麼性質嗎?”——劉總。
“陳哥,求你了,接個電話吧,公司出大事了!”——一個陌生號碼。
短信的內容完美再現了劉總從命令到誘哄,從威脅到崩潰的全過程。
我甚至能想象出他在辦公室裏暴跳如雷的樣子。
我笑了笑,把手機調成靜音。
我沒有刪除這些信息,而是特意新建了一個文件夾,命名為精彩實錄,把它們全部丟了進去。
肚子適時地叫了起來,我起身去廚房燒水。
又在冰箱裏找出僅剩的兩個雞蛋和一把掛麵,給自己煮了一碗簡單的陽春麵。
同時,我打開平板電腦,漫無目的地瀏覽著本地新聞。
本地新聞網的財經版,一條加粗標題格外醒目:
《知名建築公司深藍設計中標項目突遭甲方質疑,三千萬合同恐打水漂》
我點開報道,慢慢讀著。
果然,我設計的那個商業綜合體項目,在施工前的最終審核中,被甲方的外聘顧問發現了多處不符合常規的設計細節。
報道裏引用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的話:
“這些設計問題非常隱蔽,但會給後續使用帶來諸多不便。我們懷疑設計方要麼專業能力不足,要麼就是故意留下了這些隱患。”
劉總的公司正在爭取上市,這個三千萬的項目是他們今年最大的業績亮點。
如果項目黃了,不僅到手的鴨子飛了,公司的專業聲譽也會受到重創。
更重要的是,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上市計劃。
我吃了一口麵,雖然做法簡單,但味道還不錯。
繼續往下翻報道,看到了劉總的回應:
“這完全是無稽之談!我們的設計完全符合規範要求,某些競爭對手這是在惡意詆毀!”
配圖裏,劉總站在公司門口,被記者團團圍住,臉色鐵青,額頭上都是汗。
真精彩。
我關掉網頁,打開求職軟件,開始瀏覽招聘信息。
雖然時機還沒完全成熟,但提前看看總沒壞處。
手機還在不停亮起,又是一個陌生號碼。
我直接劃掉,喝光了碗裏最後一口湯,鮮美的湯汁溫暖了胃部。
真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