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媽總說,人得有份體麵工作。
哪怕已是千萬粉絲的情感博主,我還是考了教師編,當了班主任。
開學沒多久,我就發現班裏一個小女孩不對勁。
手腕有傷,眼神躲閃。
家訪時,她媽媽紅著眼保證。
會好好開導,不讓孩子再抑鬱自殘。
轉身她就在家長群發長文:
【大家評評理!賤人班主任穿情趣衣家訪,勾引我老公!】
【勾引不成就毆打我們母女!我女兒被她長期虐待都抑鬱自殘了!】
配圖是她紅腫的臉,和女兒受傷的手。
瞬間,我成了眾人唾棄的惡毒教師。
看著屏幕上她聲淚俱下的控訴,我笑了。
搞流量帶節奏?
我可是專業的。
......
我看著剛剪輯好的家訪vlog,直接甩進家長群。
最近我正從夫妻情感內容轉向親子領域。
王小雨的案例恰是素材,所以全程都記錄。
沒想到反成了我的自證。
我直接在群裏@張美蘭:
“小雨媽媽,我很慶幸自己有隨時記錄的習慣,這才有機會澄清誤會。”
“具體的情況,大家看過視頻後自然會有公斷。”
“我尊重您是長輩,但也請您明白,我年齡小不是可以被隨意汙蔑的理由。”
群裏一時沒人敢說話。
好半天,家委會主席何紅英才小心翼翼開口:
“溫老師,小雨媽媽,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?”
“小雨媽媽憑空汙蔑圖什麼?”
嗬嗬,我也想知道她圖什麼。
本來這次我可以不家訪,電話溝通就行。
但我在王小雨作文裏,發現了她媽媽被家暴的痕跡。
我堅持家訪,就是想確認情況。
如果真有家暴,我不介意動用互聯網資源幫她。
家暴男必須付出代價。
為了配合張美蘭時間,我把家訪安排在周六。
我一身標準職業裝,裹得嚴嚴實實。
可身材好,穿衣顯形,也是我的錯?
張美蘭開門時,眼神就像刀子一樣刮過我全身。
她故意將滾燙茶水濺在我手背:
“溫老師真年輕啊,平時沒少被男家長要微信吧?”
王小雨爸爸王誌連忙打圓場:
“美蘭,瞎說什麼?快拿水果招待溫老師。”
當我提到作文裏的家暴情節,她猛地站起來。
“你什麼意思?說我老公打我?小孩子胡寫的話能當真?”
“整天胡思亂想插手別人家事,還穿這麼騷來家訪,肯定沒安好心!”
我當場就想摔門而去。
但想到日漸陰鬱的孩子,還是強壓怒火:
“不管怎樣,小雨的心理狀態確實異常,必須重視。”
王誌表情凝重,承諾會開導孩子。
我沒再看雙眼通紅的張美蘭,留下幾位心理醫生名片就離開。
這些都是業內知名專家。
我特意說明已經打過招呼,谘詢費用可以打五折。
我以為我這是關愛學生,她卻認定是勾引她老公。
還把女兒的問題全推給我,踩著我博流量。
笑話!
真當我溫茶是軟柿子?
全網都知道我的ID“最愛這杯茶”。
最擅長用最溫柔的語氣打最狠的臉。
上次那個造謠我抄襲的百萬粉大V。
被我甩出完整時間線直接錘到退網。
隻是我圖清淨,向來不露臉,大家才沒認出。
欺負我,張美蘭踢到鐵板了。
思緒被急促敲門聲打斷。
開門就見張美蘭鬼鬼祟祟站著。
我本能要關門,卻被她猛地拽進沒有監控的消防通道。
她劈頭就罵:
“騷貨!挺胸扭臀給誰看?裝什麼家訪?你就是想勾引我老公!”
“我女兒就是被你這種網紅帶壞的!好吃好喝供著,怎麼可能抑鬱?”
“就你非要給她扣神經病帽子!現在全班都知道我家有個精神病!”
“要不是你多管閑事,我昨晚也不會挨打!”
麵對這種被害妄想症,我無意糾纏。
“是你在群裏先汙蔑我。”
“我隻是發錄像澄清事實。”
說完,我立即返回辦公室。
迅速將門反鎖。
保存好剛才的錄音。
這種偏執的人最好遠離。
萬一她情緒失控動手,吃虧的還是我。
剛坐下,張美蘭就在群裏發了長文。
語氣和樓道裏判若兩人:
“溫老師,我就是個沒本事的家庭主婦,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。”
“你一進門就衝我老公笑,還故意彎腰露胸口,我氣得手抖才潑了茶。”
“我女兒以前很開朗,自從你來了就抑鬱,當媽的看到孩子這樣,心裏比誰都痛。”
“我就這一個女兒,怎麼可能不希望她好?隻是溫老師推薦的醫生太貴,我們負擔不起。”
“我想去普通醫院省錢,可我老公非要聽你的,我不聽他就打我。”
附上恰到好處的傷痕照片。
“我無依無靠,隻能求助大家。”
“如果給溫老師添麻煩,我道歉。”
“可孩子生病需要媽媽,不能沒有我,要追究,等孩子病好再說行嗎?”
瞬間,群裏湧來一片安慰。
我氣笑了。
她這套操作,直接把我塑造成心機惡人。
暗示我故意讓孩子抑鬱賺回扣。
汙蔑我勾引她丈夫控製家庭。
這種抹黑我見多了。
上次競爭對手造謠我數據造假。
我直接讓平台出具官方認證。
對方因損害商業信譽被罰。
但想到王小雨那憂鬱眼眸。
我終究沒說話。
孩子的心理健康重於我的聲譽。
治療關鍵期不能因大人爭執耽誤。
若因我們的糾紛導致病情惡化。
這後果我承擔不起。
好在她隻在班級群鬧。
最多在家長間傳謠。
我關掉群聊,繼續備課。
誰知第二天一早。
張美蘭竟在全校麵前鬧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