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老伴今年都72了。
在腫瘤醫院旁邊那條潮濕陰暗的小巷裏,守著這家“愛心廚房”整整二十年。
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場挑最新鮮的蔬菜,米麵糧油從不含糊。
卻隻收一塊錢——就為讓那些陪親人抗癌的家屬能吃上一口熱乎飯。
二十年來看過太多憔悴的臉在這裏重新露出笑容,聽過太多聲帶著哽咽的“謝謝”。
直到有位家屬在網上哭訴,說我們一個紫菜蛋湯收費十塊,做頓飯要五十多。
評論區鋪天蓋地的罵聲像刀子一樣紮進心裏。
【黑心!】
【發病人財!】
我看著牆上貼滿的感謝信,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跡突然模糊了。
也好,既然大家都說我們黑心,那從今天起,“愛心廚房正式改成愛心大酒店。掌勺二十年的老師傅親自操刀,一桌菜1800,明碼標價。”
這塊被淚水浸透的招牌,是時候換個活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