冊後大典(2)
七日後,冊後大典。
一身華服、妝容得體的微生嫵,正在一群侍衛和禮儀宮女的簇擁下,一步步往宮裏去。
大淵朝明文規定,凡冊封大典,眾臣需步行入宮,其間不得休息或停步。否則便是對冊封者和朝廷的褻瀆,違者,誅九族。
微生嫵一介最得寵的公主,亦不能擁有特權或違背。
此刻,天未亮,寅時三刻。
冷風拂麵,空氣幾分肮臟。
本是秋日,再為如此時辰,定然是凍人不已的。
微生嫵儀態端莊走在隊首,與身後下人有些距離,卻還是能感受到他們在寒戰。
她一笑,當真是想幫也幫不了。
她無所謂,畢竟習武多年,內力禦寒便可。
偌大的京城在今日,在此刻,顯得格外寂靜。
然,隊伍剛離開公主府三裏,再穿過一處街道便看見宮門之時。
詭異的氣息讓微微闔眸的微生嫵睜眼。
餘光看了看四周的房頂和樹後,她佯裝不知,繼續走著。
卻在下一瞬——
“嘭!”
幾顆迷煙珠刹那間從各處而來,砸在冰冷的地麵上爆開,濃厚的煙霧迅速擴散,形成一張不透風的白網,將人的視線遮得嚴嚴實實。
“保護公主!”
禁衛軍頭領常複高喊,不時,身後的百位禁衛軍憑借記憶和耳力,跑上前將微生嫵死死圍在中間。
拔刀的聲音清脆刺耳,卻比不得隨同的宮女們的驚慌大叫快要刺破耳膜。
素離忙執劍擋在微生嫵身前,一劍橫劈而去,內力震蕩,煙霧頓時消散不少。
微生嫵亦暗暗運掌打向煙霧,加快消散速度。
她閉了息,亦提醒素離與禁衛軍,畢竟這煙,刺鼻難聞、剛侵入體內便覺得頭腦渙散。
不一會兒,隻見宮女們盡數昏倒在地,禁衛軍們與黑衣蒙麵刺客打的不上不下,死傷一片。
本該是驚懼而使人慌忙逃竄的場麵,微生嫵卻靜靜站在原地,神色不改,淡淡觀察,既不出手也沒任何情緒和動作。
隻因在江湖之時,這種事,經曆不下百回,司空見慣。
素離謹慎注意周遭環境,看了看這群能夠略占禁衛軍上風的刺客,不禁小聲道:
“公主,想不到今日竟會遇到刺客,看樣子禁衛軍撐不了多久。
這些刺客,武功不低。”
“你去幫忙。”
微生嫵冷靜從容,目光隨意在各個刺客上轉移,輕嗤道:
“本殿自會無事。”
這些等級的刺客,還不配她放在眼裏,更休提能傷她分毫。
素離領命,飛身上屋頂,幾劍便殺了兩名刺客。
煙霧散得差不多了,也就是在這時,幾名刺客忽然從牆後跳出,劍直對微生嫵而來。
速度極快,配合默契。
女人閃身,抬掌,空手接左右兩劍。
隻見內力蕩開,勁風衝麵而去,劍尖直對女人掌心,中間有一段距離,明明近在咫尺的距離,再一使勁便可刺破見血,但兩名刺客就是怎麼也刺不進。
恍若掌心和劍尖之間有無形屏障一般。
女人內力震開,稍微再一用力,猛力之下左右兩名刺客劍斷,往後疾退時被斷劍碎片穿心,亡。
再看女人後空翻,躲掉前後兩名,又狠狠一腳踹倒。
微生嫵在過程中能感受到,後來對付自己的這幾名刺客,比最開始出現的那些,武功稍高。
但她依然鄙夷。
不待反應,女人一腳踢起一把劍入手,閃身,手起劍落,劍影晃眸之餘,幾個人頭落地……
微生嫵手中劍散著絲絲寒氣,內力灌入顯得殺意頗重,鮮血順流而下。
下一瞬,她把劍往前方一甩——
“噗!”
正與那名禁衛軍頭領纏鬥的刺客被一劍穿腹,一口血噴出,大驚失色之下,被釘在牆頭之上。
他的死,結束了局麵。
常複忙過來,其他幸存士兵亦是,在微生嫵麵前半跪,請罪:
“臣等護駕有失,請公主責罰。”
微生嫵慢條斯理地理了理衣裳,麵色淡然,還是提不起任何情緒:
“今日大典,不宜降罪。”
士兵們頓時汗流浹背。
素離飛身過來:
“公主,屬下已細查,無一活口。”
“看他們的武功和打扮,死士無疑,其實不必再查,”女人再轉個身瞧了瞧自己,確定一塵不染後,幾分滿意:
“常複。”
“臣在。”
“你前去軍營調遣些人手來,補上禁衛軍人數。本殿的儀架,不可缺人。”
“是。”
常複領命,便要帶身後的幾名士兵前去,卻剛起身,又看微生嫵意味不明勾唇:
“對了,今日之事,不可外傳,本殿自有安排。”
常複不解,卻斷不敢不服從。
他走後,素離看了看滿地的屍體,蹙眉:
“公主,這些刺客怎的如此大膽,今日乃是冊後大典,您又是一朝公主,他們竟還敢來。”
微生嫵掃了四周環境一眼,血腥滿眸,掩不住冷笑:
“那人便是專挑今日才下手。”
“那人?您知道幕後者?”
女人跨過一具屍體,繼續儀態端莊地走著,但加快速度:
“此刻未知,但不久便會知曉。
況且,知曉與否,並不重要。”
重要的,是達到的目的。
微生嫵回想起剛才看到的刺客所用的武功,又與今日這種大日子相連上,大致心裏有懷疑對象。
也心存疑惑。
素離跟上主子,思慮不如她深,直言自己的揣測:
“此人,定是恨極了您,如此身手的刺客,想來來自江湖門派,被人雇來取您性命,定費了不少銀子的。”
微生嫵點了點頭,選擇暫時不談此事,吩咐:
“素離,你速速去宮裏找些人來,將昏倒的宮女們抬回去,至於此處,不必打掃。
同樣,此事不可傳出。”
“屬下明白,”素離頓步,彎身領命,卻禁不住問:
“主子,今日這般重要時候,發生此等刺殺之事,您為何不先讓屬下前去稟告聖上呢?”
素離比微生嫵小兩歲,雖年齡相若,但畢竟涉世不深,單純了些。
微生嫵道:
“本殿遇刺雖糟,總歸是平安無事的。別忘了,今日是冊後大典,新皇後的典儀比本殿重要些。
若要聖上知曉本殿遇刺,該對寧家不利。
何況,那人既專挑今日下手,是何用意不言而明,本殿不會順小人之意。”
其實她的話隻說一半,後來的一半,更精彩。
寧皇後即位之日,她忽然遇刺,待到大典過後再稟告,不會顯得她不懂事,還表現她主次分明、頭腦精明。
是為敬重新皇後,不會後來給人鑽空子說她不是。
懂事之餘也挽回了一下自己的聲譽。
倒並非就在乎那新後或礙於寧家的權勢。
而且,刺殺之事已經發生,先不弄出動靜,靜觀其變,更為有趣。
反正,那人無非想要借她之手弄出點風風雨雨,她沒蠢到任人利用。
她還要反過來把這柄劍握在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