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說大全
打開小說大全APP
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
目錄
設置
客戶端

第1章

洪武二十五年夏,南京城的蟬鳴比往年淒厲了幾分。​

楚瀟攥著剛領到的月俸銀,指尖被棱角硌得生疼。

街麵上的青石板被日頭曬得滾燙,卻抵不過滿城的寒意——太子朱標薨了。​

消息是三日前從東宮傳出來的,像塊巨石砸進煮沸的油鍋裏。

起初誰都不肯信,那位溫厚如春日暖陽的太子,怎麼會突然沒了?

可當吏部的告哀文書貼滿大街小巷,連皇城根下賣糖畫的老漢都摘下了幌子。

眾人不得不承認,天塌了一塊。

​楚瀟縮在吏部考功司的角落裏,聽著同僚們竊竊私語。

有人說太子是積勞成疾。

有人暗指東宮藏著陰謀。

還有人偷瞄著宮牆方向,聲音壓得更低:“聽說陛下三日未曾上朝,禦書房的琉璃盞碎了一地......”

​楚瀟捏緊了袖中的空白紙卷,頗為無奈。

半個月前,他還在2025年的大學辦公室裏。

結果突發心肌梗塞,一命嗚呼。

他再次睜開雙眼時,已經穿越到了大明洪武朝代。

但讓他無語的是,沒有係統,沒有金手指。

好在本身是曆史老師,對明史很有研究。

想著憑借後世記憶混個衣食無憂,沒想剛站穩腳跟就撞上這等驚天變故。

朱標之死。

這可是明史裏繞不過去的坎,是洪武朝由寬轉厲的分水嶺。

今早路過金水橋,撞見錦衣衛的緹騎,押著個老太監往詔獄去。

聽旁邊的侍衛低聲議論,是那太監在禦膳房哭嚎——太子爺走了,這天下怕是要變天了。

結果被朱元璋身邊的隨堂太監聽見了。​

楚瀟太清楚那位布衣天子的性子了。

雄猜之主,恩威難測。

接下來的日子也不出他所料。

朱標的死,讓洪武朝發生了極大改變。

他所學的那些曆史知識,在當下這個環境裏,起不到多少作用。

能平平安安的活著,已經是最好不過的結果。

就這樣,五年時光倏忽而過。​

洪武三十年夏。

南京城的蟬鳴依舊聒噪。

隻是比起五年前,少了幾分淒厲,多了幾分沉悶。

楚瀟站在奉天殿的角落裏,困意如同潮水般席卷而來。

他穿著嶄新的九品禦史官服,盡量讓自己的站姿看起來挺拔些。

可眼皮卻像灌了鉛一樣沉重。​

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早朝。​

昨日他還在都察院的小吏房裏整理卷宗。

因為表現尚可,被破格提拔為禦史。

這才有了今日站在奉天殿的資格。

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吏,一躍成為能參與早朝的禦史。

這在旁人看來已是天大的幸運。

但隻有楚瀟自己知道,這五年他過得有多煎熬。​

朱標死後,朱元璋的性情越發難以捉摸。

洪武朝的氣氛一日比一日凝重。

官員們走路都要踮著腳,生怕一不小心就觸了龍鱗。

楚瀟親眼見過工部的一個主事,就因為在奏對時提到太子舊部四個字。

被朱元璋當場喝令拖下去廷杖,至今還躺在家裏養傷。

​在他昏昏欲睡之際,殿上響起了朱元璋洪亮的聲音。​

“這次科舉考試完成得非常不錯。”

​“咱十分滿意。”​

“新科進士已經全部放榜。”​

“吏部這邊以最快速度給他們安排好官職。”​

“還有沒有事稟報?沒有就退朝了!”​

楚瀟下意識的抬頭望去。

隻見朱元璋臉上掛著難得的笑容,心情似乎格外舒暢。

其身邊的皇太孫朱允炆,也跟著露出了靦腆的笑容。

​楚瀟心裏咯噔一下,忽然想起了什麼,目光瞬間變得複雜起來。

見無人上前稟報,貼身太監朗聲大喊:“退朝!”
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文武百官整齊下跪。

朱元璋臉上依舊掛著笑容,起身走向後殿。

皇太孫朱允炆迅速跟上。

文武百官看見祖孫二人身影消失,這才陸續離開。

楚瀟被裹挾在其中,慢慢朝著殿外走去。

陽光透過奉天殿的朱漆大門灑進來,落在他身上,暖洋洋的。

但他心裏充滿了不安。

因為,這一年發生了非常著名的南北榜事件。

朱元璋為此依舊大發雷霆,朝野震動。

​就在楚瀟思考怎麼避免卷入此事時,一個冰冷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。

“恭喜宿主,係統開放日記功能。”​

“你隻需每天堅持寫日記,記錄日常生活等等,便可獲得豐富獎勵。”

​楚瀟愣住了。

係統?

日記功能?

他穿越了五年,這金手指竟然才到賬?

​還沒等他反應過來,一本精致的筆記本憑空出現在他手中。

他下意識的攥緊,心跳不由得加快。

係統金手指,真的晚來了五年!

​楚瀟低頭看著手中的筆記本,深吸一口氣,加快腳步跟上散朝的人群。

不管這係統是怎麼回事,先離開這是非之地再說。

回到都察院,楚瀟開始研究係統日記功能。

身為穿越者,理解起來並不難,隻需寫日記記錄日常即可。

楚瀟沒有耽誤,提筆把今日發生的一切記錄下來。

主要是有關朝會和科舉相關的一些看法。

寫完最後一個字,楚瀟合上筆記本。

係統提示音,不出意外的響起。

“恭喜宿主,完成今日日記,獎勵銀票一百兩。”

一百兩銀票在洪武當下這個年代,已經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。

差不多相當於2025年的好幾萬。

看著眼前多出的一百兩銀票,楚瀟非常高興,憋屈了五年,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。

......

禦書房。

朱元璋和朱允炆正在這裏商談。

“那個新科狀元黃庚,一看就是能詩善文之人。”

“我已經把他欽點為東宮侍讀兼翰林學士。”

“以後你得跟著他多學習學習。”

朱元璋說道。

太子朱標以前在世時,朱元璋對朱允炆等孫輩的教育便十分重視。

如今朱標去世,朱允炆成了大明的接班人。

對朱允炆的教育,朱元璋更加看重。

他幾十年的帝王經驗,恨不得全部傳授給朱允炆。

“皇爺爺,孫兒謹記聖命。”

“黃狀元那裏我會認真跟著學習。”

“如果沒有其他事情,孫兒先行告退。”

“杜師傅這會應該在等著我,今天要學史學。”

“皇爺爺,你多注意身體。”

朱允炆躬身道。

“嗯,隻要你好好學,我就放心了。”

朱元璋點點頭。

隨後,朱允炆離開禦書房,剩下朱元璋一人。

由於他歲數不小,每天起早貪黑工作,身體也有些難以承受。

趁當下沒有奏折送來,打算閉目修養一會。

然而,就在此時,一道聲音響徹在他耳邊。

“楚氏日記呈送。”

朱元璋一愣。

誰在耳邊說話?

竟然如此大膽!

© 小說大全, ALL RIGHT RESERVED

DIANZHONG TECHNOLOGY CO. LTD.